检测平台,检测机构

羽绒服检测的项目和标准—百检纺织品检测

羽绒服检测的项目和标准—百检纺织品检测

   羽绒服检测

    现行我国羽绒服检验标准判定羽绒服装的质量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羽绒质量,二是服装质量。

    1检测简介

羽绒服检测的项目和标准

    2检测项目

    ▪羽绒服的质量标准

    ▪羽绒服的服装质量

    3重点项目

    ▪微生物检测

    ▪含绒量与蓬松度检测

    检测简介

    现行我国羽绒服检验标准判定羽绒服装的质量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羽绒质量,二是服装质量。

    检测项目

    羽绒服的质量标准

    成分含量、填充物净重、(鹅鸭毛)种类鉴定、含绒量、蓬松度、清洁度(透明度)、气味测试、水分含量、耗氧量、残脂率、羽绒布防漏性测试(钻绒性)、微生物测试等;

    羽绒服的服装质量

    面料质量:包含服装面辅料的纤维标识、面料外观检验、面料的安全性能及功能性。

    工艺质量:包含服装缝制质量、服装粘合质量、服装熨烫质量。

    外观质量:污迹、色差、左右对称、领袖平整、制造缺陷、洗涤后有无脱色和沾色等现象。

    重点项目

    微生物检测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新修订的《羽绒服装》国家标准主要增加了对羽绒服装微生物状态的检测项目,对羽绒制品中的填充物提出了的微生物状态的安全、卫生要求。我国羽绒服装生产及其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14272-1993《羽绒服装》,该标准自1993年10月1日发布实施以来,已有8年多的时间,其标准所包含的某些质量指标和质量要求,已不能满足当前羽绒服装的发展需要。

    为此,在2001年11月份召开的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议上,对1993年版的《羽绒服装》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依据EN1884-1998《羽毛和羽绒试验方法微生物状态的测定》和EN12935-1997《羽毛和羽绒安全要求》两个标准,有关部门对羽绒服装开展了一次微生物内部检测,检测的微生物主要菌种有嗜温需氧菌数、粪便链球菌数、亚硫酸还原的梭状芽孢杆菌数、沙门氏菌。这四种微生物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以及皮肤过敏、搔痒等症状。

    通过对18个羽绒产品的检测,发现有7个羽绒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超标,占检测产品的38.9%。检测出的微生物菌种主要是嗜温需氧菌和亚硫酸还原的梭状芽孢杆菌,而粪便链球菌和沙门氏菌均未检出。这次对羽绒微生物状态的检测,符合率仅为61.1%,说明我国羽绒的内在质量不容乐观。

    据专家介绍,羽绒微生物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羽绒在加工处理过程中,水环境条件比较差,水质本身有污染,造成水洗羽绒不符合标准要求;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质量差,达不到洗涤、消毒、杀菌的效果;未经高温或温度掌握不到位,达不到杀菌的效果。二是羽绒在储存过程中,仓储条件差,受潮、受污染而引起带菌。三是羽绒包装要求不完善,容易在运输、使用等环节上造成各种污染。

    含绒量与蓬松度检测

    蓬松度作为羽毛羽绒品质*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内在质量中弹性、保暖性能的集中体现,同时也间接反映了羽毛绒成分各组分的离散程度。蓬松度检测是羽绒检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羽绒羽毛的弹性程度,通过测量在一定口径的容器内一定量的羽绒羽毛在恒重的压力下所占的体积来获得。由于蓬松度越大,所包含的静止空气量也越大,而服装及纺织品的保温性主要取决于纤维中或纤维与纤维间夹持空气的数量。因此,羽绒的蓬松度与羽绒制品的保暖性能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在羽毛羽绒中,蓬松度起主要作用的是羽绒,羽毛及杂质对蓬松度的贡献微乎其微;其中,羽绒种类、含绒量、绒子品质等因素是蓬松度好坏的决定因素。一般而言,羽绒受到的损伤越少,蓬松度越好;含绒量越高,蓬松度越好;绒子品质越好,其中包含的朵绒含量越高,蓬松度越好。



更多相关检测欢迎访问百检官方网站: 百检网

----------------------------------------------------------------------------------------------------------------------------------------------

服务流程

百检网的优势

检测资讯推荐

更多资讯